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在我看来,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让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恶性循环。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最多的一类。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上面介绍的三种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线。其实每个人的内部都隐藏着这三种类型,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倾向的表现较其他两者更为突出罢了。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哪种倾向比较突出,进而加深自我认识,更顺利地实践断舍离。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而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三种自由:放手的自由保留的自由取舍选择的自由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我们被放逐到“规矩世界”的条条框框之中,缩头缩脑、畏首畏尾地学会了忍耐。
不是要开启按钮,而是要拧紧我们的“螺丝”。假如螺丝拧坏了也不要紧,重来一遍就行。断舍离就是反复地拧紧螺丝。
观念上的断舍离
杂物上的断舍离
收纳指南
断舍离将从三个阶段检查住所的现状。收纳空间的物品量合理,没有过度过量,偶尔出现“凌乱”情况。收纳空间已经满载,甚至出现物品“溢出、过剩”情况。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整理过,出现了“堆积”情况。
首先确认物品的“量”,接下来再判断居住空间的“质”处于什么水平。
我们现在身处的正是物质和信息极为丰富甚至过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假如没有一个明确指出“如何与物质和信息打交道”的方向标,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被物质和信息的洪流吞噬。
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搞清楚这个目的后,显而易见,“收拾东西”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也会变成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
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单位越小,将物品从收纳柜取出来所花的时间就越少。这种小单位量的断舍离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碰见让我们犹豫的“还能用”的东西时,不用烦恼,可以自问自答——确实还能用,不过它是不是仍在“心里的保质期内”。
也就是说,它对自己来说是不是“美味的”“有吸引力的”。那些答案是否定的东西尽管放弃就好,不需要留恋再三。明白这一点后,处理杂物的速度一定会明显提升。
下页图中的横轴为“重要度轴”,纵轴为“时间轴”,两轴相交的原点,前者为“自己”,后者为“现在”。也就是说,“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处于原点位置。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把“重要度轴”偷换成以他人价值观为基准的“他人轴”。价值核心变成了以“物品”为主题的“物质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是沉湎于“东西曾经有用”的历史,就是对未来怀抱期待和不安,常常觉得“东西以后会用得到”。
在处理掉垃圾·废品之后,有意识地按照自我轴和时间轴进行杂物的取舍,就能在大量杂物之中锁定那些对“现在”的“自己”必要的东西。
而以“自我轴”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焦点集中在“这是不是我需要的眼镜”,而不是“这个眼镜还能不能用”。
在压缩和锁定物品的过程中,以前“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模模糊糊的概念就逐渐地清晰起来了。而这也将促进“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喜欢上自我”的自我肯定感的提升。
被父母、配偶、学校老师等价值观影响而接受的东西则是“他人轴”支配下做出的选择,而这些价值观与自己原本的价值观非常接近。
首先,在把杂物放入收纳箱前最重要的是“分类”。
把自己想分类的杂物按“大中小”分为三类,然后再重复三遍。小分类部分完成才正式进入“收纳”阶段。
以厨房为例,介绍一下三分法。大分类先把厨房中的所有东西分为“食材”“料理用具”“餐具”三部分。这次分类关键是三类不能交叉。餐具类放入调味料,料理用具旁边放马克杯之类的都属于范畴错误。
中·小分类(食材)我自己的家里,所有食材包括调味料和生鲜全部都放进冰箱里。冰箱有三个门,从上到下是“冷藏室”“蔬菜室”“冷冻室”,不同的食材放在不同的区域。
(料理用具)根据用途分为“洗涤类用具”“燃气类用具”“电器类用具”
(餐具)首先把餐具分为三类,“碟盘类”“器皿类”“饮瓶类”,根据用途、大小、质地等再进行小分类,用起来比较方便。
分类方法没有绝对答案,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建立自己的三分法。
收纳上的分类思维方式也能磨炼工作上必备的技术。能在生活中锻炼工作的思考力,进行断舍离式的收纳也是很有价值的。
“7· 5· 1 法”指的是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测。根据不同的收纳情况,将杂物总量压缩到收纳空间的“7 成”“5 成”“1 成”,该法则与下一节的“ 1 out 1 in 法”统称为“总量限定法”。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 7 成
像衣柜、壁橱、抽屉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 7 成。这个比例其实是为了建立物品进出的通道。
想拿柜子最里面的东西时,不得不先把前面的东西拿出来再重新去取……这个过程非常麻烦。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 5 成
像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关上门依然能“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 5 成。因为外面总能看见里面收纳的杂物,所以应该尽量地保持一定的美观。“美观度限定量”为 5 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 1 成
像玄关鞋柜上或橱柜上等水平面上的“展示性的收纳空间”上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 1 成。这个比例借鉴了美术馆或艺术画廊艺术品的布置。宽阔的空间上仅装饰一幅作品,整体会显出美感。
先取出一个,再放入新东西,就不会出现失败的可能。夸张地说,就是故意把自己置于必须“背水一战”的情景下。那么收纳东西的心理准备与“先进后出”一定不同,而且筛选购买东西的水平和能力也会提升。也就是说,特地给自己制造“为难的境地”,让自己产生“决不能再随意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觉悟。这样一来,在面对可入手的诱惑时,有一点犹豫的话也不会冲动购入。
断舍离也正是要从非常简单的小地方着手的。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的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在处理物品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时,要问问自己:“现在的我,对这个东西有着怎样的感情?”“现在,我是否和这个东西处于良好关系中?”断舍离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的‘执念’是不需要的。”——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动性。
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千贺一生)
只有不断地处理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那些“生活关系度高=喜爱”的物品,从而逐步形成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路线。
Step1
“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
Step2
“思维的质量”上升,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
Step3
“行动的质量”上升,带动“结果的质量”上升。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后,也能快速地获得成果,提高决断的精度。
只有人和宠物会便秘。与野生动物不同,只有人和宠物是不能随心所欲、随时随地排泄的。我们常常忍耐生理需求,逐渐被动地接纳这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觉的潜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聪明的傻子”的活法。从加法运算的视角能够更靠近“在必要的时刻,获得必需分量的必要的东西”的自在。
《徒然草》里有这么一句话。良友有三:一为乐善好施之人;二为医病疗伤之人;三为有慧根灵性之人。
突然想起来一位治疗癌症的医生曾经说过一番让我颇感意外的话。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并不是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在死亡来临之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地用力生活。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呼吸也是指既能在以心脏搏动为代表的无意识自律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又能被意识控制的唯一生理机能。
从前,一位僧人兼宗教学者曾经这么形容断舍离: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可以说所有的物品其实都是来自地球的借用品。那么,我们是把自己从地球处买的东西、获赠的东西错当成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占有”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人类社会撇开地球、私自制定的特殊契约罢了。 如果物品只是临时借用品,所谓“占有”只不过是在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地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