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九成得靠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理念,即使丢弃再多的物品,即使花再大的精力仔细收纳,也必然会在什么时候又原形毕露。
整理时该做的,大致只有两件事。一是确定物品的弃留,二是设定物品放置的位置。
试着认真面对这种不安的感受,或许自己心底真正在意的问题就会浮现。
很多人不会整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物品太多了。而物品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自己拥有物品的数量。
最后,我终于发现根据人的不同个性改变整理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整理一怕麻烦,二没时间,并且既有恋恋不舍的物品又有一弃为快的东西。仔细想想,我也具备了上述的全部要素。
不会整理者的三种类型:一种是“不愿丢弃型”,另一种是“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型”,第三种是前两种类型的混合,
我发现,所谓纯粹的“不愿丢弃的人”(不愿丢东西但能把物品放回原位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不愿意丢弃物品,久而久之物品越来越多,根本无法把物品放回原位。
总而言之,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人,整理都必须从“丢弃”开始。
对于整理法无须过于挑剔地分类。整理中必要的作业只有“丢弃物品”和“设定收纳场所”两项,重要的也只有“先丢东西”这个顺序而已。
为了让意识迅速变化,就需要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整理。如果行动缓慢,就只会让你身心俱疲:“明明一大早就开始整理,但一转眼已经是傍晚了……”“但房间还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不久,自己也开始讨厌这样的整理作业,于是在整理的过程中就想半途而废,最终不得不长叹一声“不——干——了”,结果又回到原来杂乱状态的地狱里。
许多人无法顺利地进行整理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们总是忍不住在“丢弃”作业的途中,转着“收纳”的各种念头
如果在什么都不思考的情况下突然开始丢东西,就可能亲手把自己投入不断反弹的地狱里。
整理时只考虑“丢弃”是不行的,因为整理的本意不是选择“要丢的东西”,而是选择“要留下来的东西”。
物品除了本身的价值外,还有“功能”“信息”“感情”三种价值,此外还要加上“稀少性”的要素。这些价值和要素决定了丢弃的难易度。
综上所述,“顺利地丢弃物品的基本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衣服类,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件物品,最后才是纪念品。
让家人也变得会整理的妙方
整篇阅读。
但其实最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那些“既没有心动感也不愿意丢弃”的物品。
我们判断物品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凭直觉判断,另一种是通过思考判断。但若思考的方向错误,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我会拥有这个物品?它来到我的身边究竟意味着什么?”请面对这件“不愿丢弃”的物品,重新思考它所具备的真正功能。
其实每样物品都有它的使命。并非所有衣服都是因为要被完全穿坏才来到你身边的。这就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和你相遇的人并不都会变成朋友或恋人,正因为有些人让你觉得“很难对付”“我和他合不来”,你才会再次体会到“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啊”,然后越来越觉得这个人很重要。
对于那些“没有心动感也不愿丢弃”的物品,要一个一个地思考它们真正的功能。这样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物品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后你就可以坦然地面对它们,对其表示谢意然后放手,这样才算整理好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
为了珍惜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必须首先丢弃已经完成了使命的物品。
折好后衣服应该是一个简单而光滑的长方形。首先把前后衣身(袖子和领子以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这时袖子的折叠方法可随意),以此形成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其后再根据衣服的高度折四折或者六折。基本的做法就是这样。
最重要的不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经历了过去的体验而生活在今天的自己。
设定物品固定位置的重点是,应该“一个不漏”地设定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
如果有人还像我过去那样,不敢对他人敞开心扉,对自己没有信心,那我希望他能发现自己拥有的物品和房间对自己的支持。
如果进一步深究不能丢弃的动机,其实也不外乎两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
面对这些物品并丢弃它们是一项痛苦的作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过去的荒唐、愚蠢和不理性。
我们共有三条可以选择的道路。现在就面对;总有一天会面对;到死都不面对。
丢弃物品只不过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事物的一连串经验。通过丢弃物品可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决断能力。
最大的原因或许是“明白了什么叫作足够”。
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整理非常有助于找出让你从内心深处心动的使命。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